中国首例“试管婴儿”郑萌珠:被断言活不过40岁,如今咋样了?

发布时间:2024-06-14 13:49 访问量:

“别高兴太早,哭的日子还在后头呢!”

1988年,我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诞生,当时随着媒体的报道,看客们却都鲜少有祝福之声,相反的,大家都在看热闹,因为对于这种“科技婴儿”,很多人都觉得活不久。

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现在的郑萌珠,不仅已经36岁了,并且非常健康,她还通过试管,也生下了一个孩子。

而至于网上“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”的传言,也随着世界首例试管婴儿,如今已经46岁,被彻底打破。

那么在郑萌珠的身上,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?

在36年前,她的父母又是因何决定去做试管婴儿的呢?

接下来的内容,让我们来一探究竟!

1. 渴望孩子的高龄夫妇

关于郑萌珠的故事,还要从一对甘肃夫妇的身上开始说起。

郑萌珠的母亲叫郑桂珍,她和丈夫结婚多年,眼看着年过40岁了,夫妻俩却还是没有孩子。

在他们生活的村子里,这个年龄段的农村妇女,很多都当奶奶、当姥姥了。

所以郑桂珍非常着急,村里人背后也都瞧不起她,说她是“不会下蛋的母鸡”。

郑桂珍渴望孩子,在她看来,没有孩子的人生,注定是不完整的,于是她四处打听生孩子的“偏方”,也经常去城里的医院看病,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怀孕。

提到试管婴儿,很多朋友都会觉得,这是21世纪之后才有的医学技术,但其实国外在40多年前,就已经有这项技术了,而在郑萌珠出生的时候,全球第一例试管婴儿,已经是一个10岁大的小姑娘了。

当然了,几十年前,咱们国家的医学水平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,尤其是消息传播也比较落后,所以等到郑桂珍听说了“试管婴儿”的事情,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了。

当时的郑桂珍,常年都是尝试各种偏方,甚至还求神拜佛,但是却始终无法如愿。

后来她得知了北京有一家医院,可以做“试管婴儿”,郑桂珍已经绝望的那颗心,再一次有了希望,她决定要去北京,她要用这项技术,让自己有一个孩子。

那个年代交通不发达,郑桂珍一家,又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庭,去北京的路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销,尤其是听说要去北京“生孩子”,村里人都说郑桂珍疯了,包括丈夫也不理解他,毕竟“体外受精”,对于当时的人来说,根本就闻所未闻。

但是郑桂珍太渴望有一个孩子了,而且冥冥之中,郑桂珍总是觉得,自己只要去了北京,就一定能成功,所以她苦苦哀求丈夫,希望可以再最后试一把。

说起来郑桂珍的丈夫,也很渴望新生命的到来,所以他最终决定答应妻子,两个人不顾村里人的冷嘲热讽,义无反顾地买了车票去北京,发誓不成功就绝对不回来。

2. 中国首例试管婴儿

在郑桂珍之前,咱们国家还从未有人尝试过试管婴儿技术,再加上郑桂珍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,所以她究竟能不能成功,实际上别看他们夫妻俩势在必得,但是两个人都心里没底。

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,几经辗转,他们终于从甘肃老家来到了北京。

当时北京能够做试管婴儿的医院,是北医三院,而掌握这项技术的医生,是张丽珠教授。

当时张丽珠看到风尘仆仆的郑桂珍夫妇,得知他们是来做试管婴儿的,说实话,张丽珠也吓了一跳。

因为当时咱们国家虽然引进了这项技术,但是在大家心里,却都是普遍排斥。

社会上也是有着很多的传闻,都说试管婴儿活不长,还有人说,试管生下来的孩子,不是痴呆傻,就是一身病,一辈子都会成为家里人的负担。

明明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试管婴儿,而且在郑萌珠出生之前,咱们国家还没有试管婴儿的先例,这些人口中的传言,却都是说得有鼻子有眼,就好像是他们一个个,都是医学专家一般。

虽然郑桂珍夫妇愿意尝试试管婴儿,但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文化水平不高,来之前,也是听了不少的传言,因此他们夫妻俩心里也没底。

不过在见到了张丽珠教授后,通过系统的了解,他们终于放下心来。

不过虽然知道试管婴儿和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,但是如何去做试管婴儿手术,却又让大家犯了难,因为当时咱们国家虽然引进了这项技术,张丽珠教授也可以做试管婴儿手术,但因为医疗条件有限,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专业的配套设施。

更何况张丽珠教授也只是掌握这项技术,她没有实操过,可以说,郑桂珍也是中国接受试管婴儿手术的第一人。

因为技术不发达,所以当时张丽珠确认郑桂珍一定要做试管婴儿手术后,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,剖腹取卵。

当时整个北医三院,就只有一根取卵针,而且因为长期放着没人用,这支取卵针已经生锈发钝了,没有能力更换一支新的取卵针,所以这支已经不能用了的取卵针,被送去了钟表铺磨了磨,消毒后就上了手术台。

包括当时取卵后,因为没有专门的保温设备,郑桂珍的卵子,还是放到了张丽珠自己消毒过的保温杯里,从这里可以看出,当时的条件是多么的简陋,而郑桂珍能够试管成功,郑萌珠可以顺利出生,放在当时,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“医学奇迹”。

没有专门的移植工具,当时张丽珠是用一根消毒过的塑料管,将受精卵放入了郑桂珍的子宫里。

之后的日子里,大家都在焦急等待着好消息的到来,因为受精卵移植到郑桂珍的子宫里还不够,还需要受精卵着床,需要胚胎发育一切正常。

就这样,两个月后,大家终于等到了好消息,一个新生命在郑桂珍的子宫里孕育,苦等多年,郑桂珍夫妇也终于圆梦了。

1988年3月,郑桂珍的女儿顺利出生,而郑萌珠这个名字,还是张丽珠教授给取的。

当时郑萌珠出生的消息,很快就通过媒体报道传遍全国。

大家感叹试管婴儿技术的同时,也有很多人都说,郑萌珠“活不久”,包括郑桂珍夫妇抱着女儿回到甘肃老家,村里人也都仍然在说着风凉话。

那么如今30多年过去,郑萌珠又怎么样了呢?她的成长之路是否一切顺利呢?

3. 健康长大的“试管女孩”

因为郑桂珍孕期一直在努力补充营养,所以郑萌珠出生的时候,小姑娘足足有3.9公斤,是一个“大胖姑娘”。

当时大家都说,试管婴儿生下来就是“痴呆傻”,但是郑萌珠却非常聪明,她8个月大的时候,就已经开口喊着“爸爸妈妈”了,郑桂珍夫妇第一次听到女儿喊“爸爸妈妈”,他们激动得抱在一起流眼泪,实在是他们等待这一天真的太久了。

郑桂珍说,女儿的成长过程一直都很顺利,从小到大,郑萌珠都身体倍棒,很少生病,而且她非常聪明,无论是身高还是身体发育,也都和正常孩子没有任何区别。

对于女儿是试管婴儿这件事,郑桂珍夫妇也没有隐瞒,郑萌珠也因为自己是中国诞生的第一个“科技宝宝”,让她感到很自豪。

医学创造了奇迹,医学给了她生命,所以郑萌珠从小就有着一个梦想,她长大后要当医生,也要和当初将她带到这个世界的张丽珠教授那样,用医学创造奇迹。

别说,小姑娘还真的很优秀。

2009年,郑萌珠顺利考入大学,毕业后,她也通过面试,顺利去到了她出生的地方,北医三院工作,成为了一名生殖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。

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郑萌珠之后,其实咱们国家的试管婴儿也越来越多了,对于很多和郑桂珍夫妇一样,无法自然孕育生命的夫妻来说,他们也都通过试管婴儿技术,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孩子。

短短30多年过去,咱们国家的试管婴儿数量,从1987年就只有郑桂珍一个人接受试管婴儿手术,到如今每年至少有30万试管婴儿出生,每年至少有130万夫妇选择进行试管婴儿技术。

而关于试管婴儿的那些谣言,也都不攻而破了。

郑萌珠虽然还没有到40岁,但是她却非常健康,尤其是她也在结婚之后,选择用试管婴儿生下了孩子,让她的孩子,成为了“试管二代”。

时代在进步,科技在发展,如今30多年过去,中国的试管婴儿技术,也从郑桂珍那个时候技术落后,连手术器材都不全,变成了如今在技术方面全球领跑。

而郑萌珠在医院工作,当她看到不断有夫妇用试管婴儿技术,迎来了渴望已久的孩子,她都会由衷地替他们感到高兴和祝福,毕竟她作为中国第一个试管婴儿,她和父母,都是感同身受,而在工作期间,很多前来咨询的夫妇再看到郑萌珠,了解到了她是中国首例试管婴儿的事情后,也都放下心来,不再因为传闻有任何担忧。

好了朋友们,关于郑萌珠的故事,到这里就结束了,您对此有何看法?欢迎留言分享!